本報記者 馬澤平 朱良娜
9月9日,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,終南山腳下,柞水縣營盤鎮(zhèn)龍?zhí)洞逡黄瑢庫o。一大早,一組村民杜金華老人等在村口,見村黨支部書記朱端平過來,急忙上前拉著他的手,問:“李書記真的調走了?”
得知消息屬實,老人靠在石坎邊,忍不住哽咽:“李書記真的走了,他走了,我這心像掉進了冷水盆里,空落落的……”
“我和你一樣也舍不得。”朱端平回應,“他走了,我就像缺了主心骨。”
村民口中的李書記,是柞水縣委政法委駐龍?zhí)洞宓谝粫浝钫逻M。幾天前,村里開始流傳他調離的消息。這個曾被稱為“光棍村”的小村莊,頓時彌漫著難以言說的不舍。村民互相打聽、反復確認,不少人說著說著就紅了眼眶。
杜金華是村里的重點監(jiān)測戶,前后兩次患癌,女兒離婚后也回到娘家,日子過得緊巴巴。李章進第一次走進杜家,看到被病痛和貧困雙重折磨的老人,安慰說:“別怕,日子肯定會好起來的。”這句話,便成了他多年來駐村踐行的諾言。他協助杜金華家領取了各項補貼,落實了低保政策,并為其女兒安排了公益性崗位。就連老人住院的票據,李章進都怕他弄丟,主動幫忙收集,以便辦理二次報銷。逢年過節(jié),他還自掏腰包送來米面油。
“在我眼里,李書記就是我家親人。”杜金華揉著濕潤的眼睛,哽咽道,“前天他還打電話,叮囑我別去溝里種地了,哪知道他已經調走了。”
在村民楊志青家,一提起李章進,他的妻子眼淚就落了下來:“他是我們這輩子都報答不完的恩人。”
2022年2月,疫情最嚴峻的時候,楊志青的兒子楊召因腎衰竭急需透析,延誤治療會隨時危及生命。然而村里道路封閉,車輛不通,絕望之中,他們撥通了李章進的電話。沒想到20分鐘后,李章進趕到了,他穿著單衣,頭發(fā)上還沾著晨霜。“快,把孩子抱上車!”后座上早已鋪好他的棉衣,孩子剛躺穩(wěn),他開著車一路疾馳,直奔醫(yī)院。
到了柞水縣人民醫(yī)院,醫(yī)生建議立即轉院,李章進二話沒說,接著開車一路奔波,把孩子送到商洛市中心醫(yī)院。
楊召盡管享受了多重醫(yī)療保障,但每月十幾次透析帶來的自付費用,對他家仍是沉重的負擔,他一度想放棄。那段時間,李章進每周都要去楊家?guī)滋耍托膶捨織钫伲?ldquo;你還年輕,國家政策好,日子一定有盼頭。”漸漸地,楊召放下思想包袱,安心治病。如今,楊召不僅獨自去做透析,還主動參與村里開展的防火防汛值班。“是李書記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,我也要盡自己一份力回報村上。”楊召說。
最讓楊家感激的是,李章進幫他們解決了高鐵占地賠償的糾紛。李章進前后十幾次帶著政策文件往返高鐵項目部,最終既保障項目順利推進,也守住了群眾合理補償。
71歲的宋懷志,李章進幫扶了整整9年。從最初鼓勵養(yǎng)蜂,到防治病害、聯系銷路;從逢年過節(jié)慰問,到九年如一日的暖心陪伴——李書記的承諾,從未落空。聽說李書記調走了,宋老漢幾次拿起手機,撥通了電話,卻喉嚨哽咽說不出一個字,只得默默掛斷。“舍不得啊……”老人喃喃道,用粗糙的手背抹了抹眼角。
過去常年不洗臉、不洗頭、衣服臟得發(fā)亮的五保戶劉明志,聽說李章進走了,也低頭反復念叨:“莫走,莫走……”李章進第一次去他家,親自為他理發(fā)、刮胡子、洗衣服、換床單。
“我是從農民家庭走出來的山里娃,早和鄉(xiāng)親們有感情了,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,說不完的事。”已經回到原單位工作的李章進說,他和龍?zhí)洞遴l(xiāng)親們相處了9年,這些年來,他沒少吃杜金華家的糍粑、楊志青家的蔬菜。村民自家瓜果熟了,總把品相最好的送給他們,自己吃的反而是些品相差的。
2016年,柞水縣委政法委幫扶龍?zhí)洞?,李章進是駐村隊員。剛到村時,李章進看到的景象是,土路坑洼,雨天泥濘不堪;土墻破敗,墻皮脫落露出黃土;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,村里30多歲未婚的男青年就有幾十個。“晚上躺在村黨群服務中心的硬板床上,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讓村民過上好日子,根本睡不著。”李章進回憶道。
改變從一點一滴開始。李章進和駐村隊員幫村民吊頂棚、刷墻壁,把漏風的土房改造成亮堂的磚瓦房;協調資金修通水泥路,讓車能直接開到家門口。村民王德貴感慨:“以前下雨娃們上學鞋上全是泥,現在多好呀,村里不僅通了水泥路,沿路還安裝了上百盞太陽能路燈,晚上行走亮堂堂的。”
2021年,李章進再次成為駐村隊員。到2023年駐村輪換時,因全村群眾強烈挽留,他選擇留下,并扛起駐村第一書記的重任。李章進深知,要讓群眾真正走上致富路,必須從發(fā)展產業(yè)入手。他帶領村干部多方考察后,利用200萬元村集體經濟資金建成33個木耳大棚;2023年,又借助龍?zhí)洞宓纳鷳B(tài)優(yōu)勢,打造了千畝五味子基地;通過蘇陜協作資金引進企業(yè),發(fā)展林麝養(yǎng)殖,每年為村集體帶來18萬元收入。
“龍?zhí)洞宓靥幐吆絽^(qū),如今靠木耳大棚,春耳收完又栽金耳,一年兩茬,算下來每戶能多收好幾千元。”朱端平介紹,龍?zhí)洞宕迕袢司兪杖霃?015年的9000元提升至2024年的2.3萬元,集體經濟收入從3.7萬元增至15.4萬元。這一連串可喜的數字,正是駐村工作隊多年來辛勤付出的見證。
9月1日,龍?zhí)洞逭匍_駐村輪換座談會,柞水縣委副書記兼營盤鎮(zhèn)黨委書記嚴文軍聽到消息,特意抽出時間趕到村里。他說:“章進同志這幾年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龍?zhí)洞宓陌l(fā)展上,他是帶著對龍?zhí)多l(xiāng)親們的一片赤誠,把這當自己家來建設,他給營盤鎮(zhèn)乃至全縣駐村干部樹立了榜樣。他的真情付出,龍?zhí)兜拇甯刹坑浽谛纳希執(zhí)兜睦习傩崭浽谛纳稀?rdquo;
“龍?zhí)多l(xiāng)親們這么淳樸,我也舍不得,若不是今年駐村輪換單位幫扶調整,我肯定繼續(xù)堅守龍?zhí)丁?rdquo;回憶多年駐村經歷,李章進動情地說,“我人調回單位,但心還在龍?zhí)?,今后我會經?;佚執(zhí)犊纯?,這里的山山水水、父老鄉(xiāng)親,永遠是我的牽掛。”
傍晚時分,秋風再次拂過龍?zhí)洞?,帶來五味子的清香,吹過家門口的水泥路,融進酸湯糍粑的熱氣里。駐村第一書記李章進離開了龍?zhí)洞?,但他鋪下的路,連通了山里山外;他留下的為民情懷,像山里的陽光,溫柔而長久地照在每一位村民心上,讓龍?zhí)洞宓娜兆?,越過越暖,越走越亮。